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
搜索

11/2020.02 · 【决胜疫情 文化同行】足不出户,带您游衙署


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类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开始对将军衙署进行文物本体维修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历时两年。2017年8月,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您有没有来过将军衙署参观?没有关系,在这“抗击疫情,凝心聚力”的特殊时期,就由小编来带您足不出户游百年古衙吧。



绥远城将军衙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所以史称“漠南第一府”。现在让我们共同步入绥远城将军府,一睹他全面复原历史原貌后的几处靓丽风采。

保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后的将军衙署占地面积达到2.64万平方米,是原来的三倍,主体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建筑是复原陈列,按照史实还原了将军衙署的建筑特色、格局及功能;东路是民国式建筑,由“绥远方式”伟大胜利——绥远和平解放纪念展及“澄园”组成;西路是附属设施及专题展的区域。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将军衙署已成为能够全面了解青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脉络、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一处城市文物景观。



说维修后的将军衙署的一大亮点之一,不得不提大堂。大堂是五开间三间进深布瓦顶悬山式建筑,也是署内规格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建筑。这次维修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恢复了堂前的出檐,加大了露台的面积,更加凸显了大堂的气势与威严。步入大堂可以看到一尊尊蜡像栩栩如生,展示了将军威坐堂上召见官员的生动场景,抬头看到整个屋顶都是榫卯叉合而成,没有一根钉子,梁上绚丽的旋子彩绘图案精巧,庄严肃穆。



步出大堂,我们一起来看复原后将军衙署“前朝后寝”的建筑格局。所谓“前朝”,即为将军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将军与家眷生活居住的地方。在二堂后恢复修建了“垂花门”,以一墙之隔,把将军的公务区与内宅分隔开来。三堂围廊相绕,连接绥远城将军的书房、客厅、寝室等设施,配以家居陈设等精美的文物展品再现了当年将军起居生活的场景,徜徉其中感受静谧优雅别有滋味。



最后,我们来参观位于东跨院的格调清幽的“澄园”,是建于民国19年(1930年)的园林建筑遗存,由“螺山”、“味莼轩”、“两宜亭”等组成,整体布局形制高低起伏、错落别致,在《绥远通志稿名胜》中曾有过如此描述“澄园景物,不尚奇巧而不失拙,不求宏丽而不流于陋”是一处颇具文化艺术内涵的园林景观。


维修后的将军衙署还有许多亮点,有二层楼阁建筑“四堂”,展出了“绥远大事记”、“屏藩朔漠”等专题展览;有东跨院的民国时期绥远省政府小礼堂的旧址,展出了“绥远方式”伟大胜利——绥远和平解放纪念展,利用大量珍贵历史图片、文献及文物,将“绥远和平解放”这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介绍给广大观众。



将军衙署这座浓缩了城市历史文明和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历经风云变幻见证历史沧桑,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听了我的讲述,您一定意犹未尽,想了解更多将军衙署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期待,战胜疫情,春暖花开时,相约在将军府吧!

推荐新闻